English

近期全国房地产市场三大趋势

1999-07-25 来源:生活时报 王石 我有话说

大量积压和大量开工现象并存

1997年全国商品住宅施工面积28642万平方米,空置面积5600万平方米;1998年施工面积高达34292万平方米,空置面积也已达到7909万平方米。

出现开工量和积压量同时增加的原因是:

1.房地产行业利润率处于社会中高水平,对投资资金有一定吸引力。

1996年、1997年深沪12个行业的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,房地产行业为10%-12%,名列第6。

2.新发展商进入行业比较容易。

房地产行业,目前的经营规模不高,资金容易进入。而且国内的房地产行业垄断程度很低,再加上房地产开发商相对建筑商来说处于卖方市场,实际上,一般建筑商都要为开发商垫资10%-20%左右,这无形中增强了开发商的融资能力。

3、经济实用房大量开工。

1997年,经济适用房开工面积4214万平方米,1998年开工15000万平方米,开工量增长了256%,导致了空置房的快速上升。1997年经济适用房所占空置量比例为13%,1998年上升到了30%。

4、行业信息透明度不高,重复建设现象普遍。

主要城市的住宅价格会继续下降

主要城市价格出现下调态势,其原因是:

1、资金成本的下降而使发展商的开发成本降低。1996年5月以来的6次降息,减少了开发企业的资金成本。初步计算,全国房地产行业总体开发成本平均下降5%以上。

2、1998年按揭力度的加大,改善了开发商的资金结构,减少了融资成本。

以深圳为例,按揭的投放使深圳房地产开发的资金来源发生了变化:在1996年,贷款占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的比例为16%,1997年下降到了15%;其他筹款方式获得资金的比例1996年为39%,1997年下降到了33%,资金来源中依靠贷款的比例总体下降了7%。这种结构的变化使发展商开发的融资成本下降。

3、土地价格下降。土地成本一般占开发成本的30%。以上海为例,1998年4季度土地价格下降了3%,其开发成本下降0.9%。此外,有效供给的增加、市场竞争的加剧、住宅租金回报率的下降、减免开发企业的税费等其他原因,也促进商品住宅的价格向下调整。

因此,在今后一两年内,主要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会呈现下降趋势,但下降的空间有限。

城市空心化住宅郊区化

一、全国主要城市已开始出现空心化的情况

一般情况下,当城市的人均收入水平、市政建设、基础设施配套等发展到一定阶段,会出现城市空心化现象。国际经验数据表明,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,城市空心化的现象比较明显。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极不均衡,一些城市在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左右时,已存在空心化的现象。

1、上海的城市空心化现象:

(1)、近郊区的商品住宅销售比例上升。

到1999年1季度,浦东、闵行、宝山、杨浦4个郊区销售量占全市销售总量的61.11%。

(2)、上海城乡结合部的物业售价上升,而市中心的价格在下跌。

据调查,地铁一号线开通后,闵行区地铁沿线的物业平均价格提升了30%,与此同时,市中心的价格却下降了10%以上。

(3)、郊区人口增长高于市区人口增长,一些市区的人口出现负增长。

2、北京、深圳等城市的空心化现象

北京1997年的4个近郊区住宅开发的总建筑面积是4个城区住宅总建筑面积的6倍多。深圳1997年以后,新兴的福田区的销售比例超过了罗湖区。

二、消费者逐渐认可郊区化

深圳5月份的一家专业调查公司的专题调查结果显示,对提倡“居住郊区化”抱赞成态度的居民高达72.2%。

三、城市空心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。

1、交通、教育、购物、医疗等基础设施不断投入和发展,使郊区的生活配套日趋完善。

2、郊区住宅有容积率低、绿化率高、噪声废气污染少等特点,比市区更适宜居住。

3、郊区住宅价格相对较低,对广大中低收入者有很大吸引力。

4、政府大力进行旧城改造,动迁房、拆迁安置房等多在城乡结合部,促使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。摘自《中国房地产报》■王石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